在英烈家风中感悟理想信念

来源:浩东律师    发布时间:2017-06-12    点击量:594

分享到:

      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:“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,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,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,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。”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,习近平再次说道:“领导干部的家风,不是个人小事、家庭私事,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。”

      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史,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丰碑,也是一座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爱国主义教育宝库。从2012年元开始,笔者历时4年时间,先后采访了几十位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后代。他们中有李大钊孙子李建生,“延安五老”之一谢觉哉夫人、百岁红军王定国,张太雷之女张西蕾,任弼时之女任远芳,方志敏之女方梅,夏明翰独女夏芸,左权独女左太北,何叔衡的第二代后人、第三代后人,陈潭秋次子陈志远,刘志丹之女刘力贞,冼星海独女冼妮娜,毛泽民外孙曹耘山,赵一曼孙女陈红,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杨靖宇的孙子马继民,等等。对革命后人的采访可以说带有抢救性质,他们中大多已是耄耋老人,甚至有些都已迈入鲐背之年。作为革命后代,他们是父辈崇高革命精神的直接传承者。他们对父辈经历和精神的讲述,传承着革命先辈勇于抛头颅、洒热血、救中国的红色基因,是对历史最真实的还原,更是老一代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家风的真实还原。

       顶天立地的人最有力量

       人的生命只有一次,再也没有比生死抉择更沉重的选择。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经受住了血与火和生与死的考验,不惜流血和牺牲?在一次次与革命先烈后代的对话中,我找到了答案:信仰就是引领他的天,人民就是支撑他奋斗的地,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人。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顶天立地的人更有力量?!

       1.坚定的理想信念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追求上。马克思说过,“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,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,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,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”。

       李大钊是在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,他从未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学术问题或教条,而是将其作为改造社会、改变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真理和武器,把自己当成革命战士,直至为了“主义”而英勇牺牲。他的孙子李建生之前在接受采访时说,“爷爷选择马克思主义,除去‘主义’自身的科学和真理的因素外,还取决于他从少年时代就树立改造中国的理想,他看到了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旧制度已经开始走向衰败,社会主义的萌芽已经开放,未来的中国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强盛,人民才能摆脱贫困、走向富裕幸福的新时代。”

       现在社会上一部分人,甚至有些共产党员,对“主义”不感冒,甚至不屑,认为“主义”是空谈,不解决实际问题。这样的想法些许像20世纪初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,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为要少谈主义——“空谈好听的‘主义’是没用的”,把矛头直指马克思主义。此时,已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反驳了胡适把“问题”与“主义”割裂开来的错误,他说,“我们的社会运动,一方面固然在研究实际问题,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。这是交相为用,并行不悖的”。显然,李大钊不反对要解决实际问题,而是要以“主义”指导解决实际问题,他说,“我们唯有一面认定我们的‘主义’,用他做材料做工具以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”。

       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来的历史反复证明,马克思主义决不是一种僵化的教条,恰恰相反,其伟大生命力正在于与实践密切结合,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。随时代进步而进步,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,战胜艰难险阻,取得凯歌前行的辉煌事业的。

       2.坚定的理想信念来自对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信心上。冼星海谱写出“为抗战发出怒吼,为大众写出呼声”的《黄河大合唱》。自法国留学归国后,他就对延安抱有热切憧憬,他曾在写给妻子钱韵玲的信中写道:“中国现在已成了两个世界,国民党反动派完全堕落了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才是新中国的发源地。我们走吧,到延安去,那里有着无限的希望和光明。”1938年,他和妻子来到心中的圣土延安,此后,陪伴着清凌凌的延河水,冼星海把对党、对人民、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完全倾注在不知疲倦的工作中。冼星海的独女冼妮娜在接受采访追忆父亲时说,“母亲经常担心他过于疲劳,劝他早些休息,但父亲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。父亲一生夙愿就是要用音乐拯救危难中的中国,不顾一切,为党努力!1939年6月14日是父亲生命中最高兴、最自豪的一天,他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!”

       七十多年过去,《黄河大合唱》依旧震撼心灵,每次唱起这首《黄河大合唱》,她每一个饱含生命力的音符依然敲打人心。而每次唱起这首《黄河大合唱》,我们的脑海中都会浮现一幅画面:那时,延安的天是碧蓝蓝的,延安的地是金灿灿的,无数进步青年像冼星海一样,朝圣般地奔向延安。战争年代的饥寒和八百里秦川也挡不住他们投奔延安的脚步,他们“打断脚、连着筋,爬也要爬到延安”,这样的热血行为是为了什么?不正是因为他们满怀着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事业的无比信任?!

       中国共产党从延安走向全国。在火红的岁月中,不论是在茫茫雪山的万里征程,还是炮火纵横的千里疆场,都有一批又一批英烈追随着党前行的步伐,他们不畏艰难险阻,更不惜抛头颅、洒热血。这样的信念,这样的信仰正是源于对共产党的信任,对党领导的事业光明前景的坚定信念。

       3.坚定的理想信念来自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上。左太北是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的独女,在采访时,她讲述了父亲在太行地区发动当地群众搞生产的情景。“在日寇扫荡期间,父亲发动当地群众开展生产运动,在清漳河畔开垦土地。日本侵略者想把八路军困死在太行山上,可是八路军神通广大,和群众一起开展生产运动,把荒滩荒山荒洼洼都变成了宝地。父亲常说,‘人民是水,我们是鱼,水多了,鱼也活跃了’”。

       “人民是水,我们是鱼,水多了,鱼也活跃了”,这生动的语言道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: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和生活幸福的核心力量,人民群众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前进发展的坚强靠山。只要党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,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奋斗,人民群众就会把心交给党,党的事业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。

       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……革命先烈的英雄壮举,成就了一部气壮山河的中国革命战争史。理想,是所有伟大心灵出发的地方。回望这些英雄人物的人生历程,他们虽然家世各不相同,经历也千差万别,但都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,那就是,他们追随代表着正确方向的中国共产党,为救亡图存、中华崛起、人民幸福而奋斗终身,为的就是一个理想,靠的就是一种信念。回望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程,面对命运多舛、满目疮痍的祖国,面对受尽凌辱、苦不堪言的人民,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站了出来,经受住了血与火和生与死的考验,不惜流血牺牲,为的就是一个理想,靠的就是一种信念。

       传承坚定信仰,在接力赛中梦想成真

       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得益于革命前辈当年的流血牺牲。可以说,没有当年革命前辈不顾个人私利的选择,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。革命前辈们好多英年早逝,他们的后代不能像常人一样沐浴父母大爱,但如他们的父辈一样,革命先烈的后人也为民族复兴、人民幸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。

       走出血与火的时代,虽然没有生与死的考验,但这些革命烈士的后代依然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,在本职岗位上踏实奉献、默默无闻,他们都已将前辈的理想信念融入到自己的血液。

       在采访冼星海独女冼妮娜时,我曾为她的朴素所深深打动。在她家里,几乎没有一件成品家具,书架是女婿用集装箱改装的,桌子、凳子是女婿用废木板拼装的。她一双儿女现今没有固定住房,租住在外。当年,她随同江泽民同志赴哈萨克斯坦为冼星海故居纪念牌揭幕,江泽民曾关切地问她生活上有什么困难,她没有提任何要求。而那时,她一家四口还住在工厂14平米的收发室里,屋顶的老鼠夜里闹,会突然掉到他们脸上;她经常没有意识到自己穿的衣服被老鼠咬破,直到同事提醒她才感到尴尬。

       刘志丹的独女刘力贞,一位有着近七十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,与父亲戎马倥偬的经历不同,她终身与医学相伴,并将根扎在生养自己的三秦大地。在20世纪60年代陕北遭遇大旱时,她主动到灾害最重的县乡巡诊;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独子袁振威,靠勤勉治学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指挥学科带头人;毛泽民外孙曹耘山上过战场打过仗,指挥的步兵营荣立集体二等功,本人立三等功,如今已退休,将所有精力放对前辈档案的整理上;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第二代第三代后人大多在务农……

       采访中,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“不忘前辈、不辱使命”“不能给前辈抹黑”“要倍加珍惜革命前辈用血肉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”……他们形成的一个共识就是:我们今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前辈们的流血牺牲,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指引。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政党更不可能领导伟大的事业,一个丢失精神家园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。

       马克思说过,“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,但将永远存在”。九十多年弹指一挥间,先辈们的追求在一定程度已转化为今天中国发展的现实: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成长为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全世界最大的执政党,今天的中国已成为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,今天的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中国梦,是一个理想,是一面精神旗帜。习近平同志指出:“坚定理想信念,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,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。”在新的历史时期,面对更加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,我们需要把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和坚定,传递到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头脑中,不断增强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,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。